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首页 媒体聚焦 内容详情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加快推动全市公安机关营商环境进位提升 服务保障巴彦淖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巴彦淖尔日报》 2022-12-06 访问量:372

加快推动全市公安机关营商环境进位提升 服务保障巴彦淖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周恩立 朱伟龙 骆二同

来源:2022-12-02版次:07
语音读报
法治宣传
优质高效的窗口服务(资料图)
“三警合一”自助服务机(资料图)
夜间车辆清查
重点场所检查
消防安全检查

  □本报通讯员 周恩立 朱伟龙 骆二同/文 满都呼 张冉昀/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公安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政府和自治区公安厅部署,以构建“网上办事为主、自助办事为辅、窗口办事兜底”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为目标,不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在2022年1—9月自治区公安厅绩效考核中,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全区第一梯队。同时,市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深入开展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双清双打”专项行动,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深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及交管“12123”APP共办理业务790346件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受到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展能力 做优公安政务服务品牌

  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市公安局将群众、企业的满意度作为公安政务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9月19日,临河区第三中学教师联系市公安局表示校方将组织33名中学生参加俄语考试,急需尽快办理护照。出入境管理支队急事特办,与临河区第三中学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一次性详细告知应提供的申请材料,并开通绿色通道,加急为其办理,确保尽快办结。

  研发全区首台“三警合一”自助机。市公安局创新研发全区首台“三警合一”自助机,在便民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实现身份证补换领、驾驶证期满换领、机动车违法处理、护照补发受理预受理等30项户政、交管、出入境业务,可在同一台自助机24小时自助办理,让群众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多种业务办理,节省资源,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少排队、少等待,实现公安政务服务就近办、一站办、一次办。

  公安业务“周末不打烊”。为了让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也能够办理业务,市公安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周末不打烊”新举措,每周六、日上午9:30-11:30、下午3:30-5:30办理业务。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专区”实现了市、区两级187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全覆盖,一站式服务提质增效。同时,在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也同步推出“周末不打烊”服务,办理各类车驾管业务,各旗县区公安局派出所户籍窗口也在节假日期间轮流开展户籍业务工作,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

  深化“一件事“改革。推动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民政等业务与公安业务有效融合,实现刻章备案、网吧备案、新生儿出生事项、新车上牌、企业开办、企业注销等“一件事一次办”。其中,企业开办流程再压缩,印章刻制机构在企业开办“一网通”平台上依据共享信息,90分钟内完成印章刻制和备案程序;企业注销退出机制再完善,企业进行营业执照注销时可自主选择办理“套餐式”注销,设置“套餐式”注销联办表单,同步注销企业名下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企业注销“全链条”;新生儿出生事项指尖办、零跑腿,只需线上提交新生儿父母双方身份证,就能实现新生儿出生事项线上“打包”集成办理。

  聚焦创新举措。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10项措施》《交管部门优化营商服务企业发展8项措施》,推出“助企服务热线”“容缺办理机动车检验”“延长服务时间”“调整交通信号灯”“增加安全减速带”,以及打击“黄牛”“非法中介”等多项便民利企举措。交管支队将公安交管72项业务下放到县级车管所、42项业务下放到旗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便民服务大厅以及派出所,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

  驾驶证电子化。推行证照电子化,电子驾驶证与纸质驾驶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遇有交警执法检查、购买保险、交通事故、汽车租赁、报考客货运资格证等,不用再出示纸质驾驶证,在手机上登录“交管12123”APP查询、出示本人电子驾驶证即可。截至目前,我市审核通过核发电子驾驶证30.1万人。

  “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市公安局编制了全市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采用“厅局共建”模式建设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涵盖“治安、交管、出入境、技网、户政、禁毒”等多个警种的308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全程网办136项,“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PC端、APP端以及微信公众号均已上线,群众通过手机即可进行相关业务办理,平台内容广泛,操作简单明了,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通涉外服务专栏,发布涉外办事指南,优化外资企业和境外人士服务。

  护平安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一手抓排查、一手抓严打,在重要节日开展“平安”系列集中清查行动,深入开展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清除涉稳隐患、清剿安全隐患、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严打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的“双清双打”专项行动,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严打“三类犯罪”。严打涉企经济犯罪。结合“昆仑2022”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打击直接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和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经济犯罪,同步落实快速冻结等措施,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损。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对破坏市场秩序的新类型、新形态犯罪研究,突出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和招投标秩序维护,依法重拳打击、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严打涉企黑恶势力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从严打击行霸、市霸以及实施高利放贷、聚众滋扰等活动的黑恶势力,快查快处针对企业的恶性刑事犯罪。

  常态化开展服务宣传。在“3·15”“5·15”等节日进行宣讲,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活动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向个体工商户、广大消费者详细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以及经营者的相关义务,并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宣传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点、焦点问题,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同时,以近两年来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作为重点,向辖区群众详细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电信诈骗常识等内容,以身边的真实案件予以警示,并帮助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及如何使用预警功能。

  拼韧劲 在深化改革中求突破

  畅通意见反馈。建成“警民沟通、信息发布、办事服务、举报投诉”为一体的“巴彦淖尔24小时警局”,治安、交警、出入境、技网、科信、边管、监管、禁毒等责任部门均明确专人、在线值守,快速反应、及时办理,确保微平台上的群众呼声得到最快的流转、最实的办理、最真的答复,不断提升警务工作和服务群众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强化行政审批监管。以清单为基础强化监管效能。贯彻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要求,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制定规范了全市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明晰了行政许可权力许可边界,切实提升行政许可标准化水平。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制定了抽查工作计划,确定抽查事项,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各类行政检查,禁止滥用公安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不得随意执法和选择性监管,严禁巧立名目、频繁检查、多头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疫情防控期间常见法律问题指引》,在日常工作中强化案件法制审核把关,强化强制措施适用、变更、案件移交起诉等关键环节监管。

[打印]            [返回]